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哈佛95后科研情侣提出“化学魔法”:1滴液体10秒实现微结构拓扑变换,有望用于飞机涂层和机器人制备等 | 专访
深科技 | 2021-04-17 21:43:49    阅读:1908   发布文章

美国时间 4 月 15 日,中国 95 后哈佛留学生情侣李姝聪和邓博磊,以共同一作身份,在 Nature 正刊发表人生首篇 “合体” 论文。


李姝聪今年 26 岁,邓博磊 27 岁,分别来自河南郑州和贵州遵义。留学美国之前,前者在清华读书,后者在浙大学习,一南一北的他们,当时并不认识。



谈及最初相识,李姝聪告诉 DeepTech:“来哈佛后,有一学期上课我和博磊有几次是同桌,他当时高高壮壮的有一米九多,皮肤黑黑的,从不讲话,生活上也从没有进一步走近。后来我的一个课题涉及很多的力学知识,就和力学专业的博磊开始讨论合作课题,才有了两人之间第一次的对话。”


如今在哈佛校园里,他们一起做实验,一起写论文,一起开会,还一起穿着校服健身。


他们俩马上就要博士毕业,后面计划在波士顿或加州的高校做博后研究。博后研究结束后,他们都打算去高校做教职,且倾向回国发展。


可以预见的是,本次发在 Nature 正刊的 “双一作” 论文,必将成为他们未来的代表作之一。据悉,本次研究的论文题目为《液体诱导的蜂窝状微结构拓扑转变》Liquid-induced 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of cellular microstructures。


只需一滴液体,10 秒钟即可改变材料结构


研究中,他们只用一滴液体就能把材料微结构、从三角形网格变成六边形网格,这一过程仅需 10 秒钟。再用另一滴液体,就能将结构从六边形网格转换回三角形网格。


让材料微结构从三角形、变成六边形的液体是丙酮,而让六边形再可逆转换成为三角形的液体,是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。这三种溶剂都是工业界常用的有机溶剂。


之所以能发生这种转换现象,是因为选用的有机溶剂,可对高分子材料起到一种暂时软化作用,且能在蒸发时提供毛细力诱导组装。


对于实验过程,李姝聪表示,先需要铸造一个微结构,过程中需要微加工和光刻。得到微结构后,使用 PDMS(Polydimethylsiloxane,聚二甲基硅氧烷)进行倒模脱模,得到一个软的负微结构。


然后把所使用的高分子灌注进去,进行再次翻模就能得到具有精细微米结构的高分子膜。


这时,就能进行微结构转化:使用小塑料管吸取一滴液滴,再把它挤到高分子膜上,随后液滴散开,让其完全蒸发。


过程非常简单,因此很利于投入潜在的工业应用,即便未经过任何科研训练的普通人,也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实验。


其实验原理可从日常洗头发说起,头发湿水后往往会粘成一股,原因是发丝之间的毛细力作用,可导致头发粘连。


而对蜂窝状结构进行拓扑结构转换,正源于和洗头类似的机理,向高分子膜加入的液体蒸发时,会在结构表面形成气液弯界面,从而产生毛细力。


通常来讲,毛细力非常弱小,并不足以让固体结构发生大的变形。但如果结构非常柔性,就有可能被毛细力变形甚至组装,比如洗头后扁塌塌的头发。


利用该原理,早期科研工作者可通过液体蒸发形成的毛细力,把基底上若干互相分离的微纳米细柱、或薄板组装到一起。这时,毛细力无孔不入的特性,恰好能提供蜂窝结构拓扑变形所需的局部力场。



打比方来说,液体蒸发时在节点附近残留液体、形成的气液界面,就好像一个个微型机器人精准地作用在每个壁面上。然而,与柔软分立的细柱 / 薄板不同,蜂窝结构作为一个互联的整体结构,它的变形和组装需要克服大得多的阻力。


 

为解决上述问题,邓博磊和李姝聪提出一种二重尺度共同作用的 “软化 - 组装 - 硬化” 方法,该方法可让加入的液体,在结构尺度(微米)上形成大量气液界面,从而给结构施加局部毛细力。另一方面,通过在分子尺度上溶胀材料,可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暂时性软化。


因为实验中的液体先于高分子材料里的液体蒸发,所以毛细力总是作用在被软化的结构上,这会大大降低变形过程中的阻力,从而实现即便只有弱小的毛细力,也能组装蜂窝结构,并最终改变它的拓扑特性。


最后,当所有液体从环境和高分子材料内部蒸发掉后,材料又会重新硬化、并恢复最初的杨氏模量,其力学强度也可得到保证。


无惧高温和多日浸泡


为测试该方法的可行性,他们采用微结构翻模的方法,制造出一块三角形网格的蜂窝微结构,其边长是 100 微米、厚度 7 微米、深度为 70 微米。


测试中,他们先给结构加入一滴溶液,结构被浸没后,溶液会渗入高分子材料并实现软化。


随着液体的蒸发,节点处产生的毛细力,可将软化的壁面两两组装到一起,每个节点的联结度,可从六条边变成三条边,最初的三角形网格也被重组成了六边形网格。


当液体完全蒸发后,被转化为六边形网格的蜂窝结构,可以重新硬化回最初的硬度,整个过程仅耗时 10 秒左右。


相比最初的微结构,组装后的结构在节点数量、联结度、孔洞数量和大小、以及壁面的厚度等结构属性方面都发生了改变。


另外,无论是处于高温状态、亦或是被一些溶液多日浸泡,组装后的结构都能保持六边形构型。


但有些功能的实现,也会带来 “买一赠一” 的副作用,结构的高稳定性固然是好,却也给解组装带来了挑战:那些可以高度溶胀材料的溶液,能通过引入剧烈形变,去撕开组装在一起的壁面,从而让结构回到最初构型,但因为毛细力总是作用在被软化的结构上,一旦溶液蒸发,结构又会被重新组装起来。


为实现微结构的可逆拓扑变换,他们使用双组分溶液,来延缓毛细力的出现,这时再将其作用于已经硬化的材料上,就可实现解组装。

此外,他们发现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,可以精细地控制毛细力、和软硬化之间的动力学作用,从而得到一系列其它丰富的微构型。


另据悉,本次方法不仅可用于特殊材料化学组分,也可用于多种高分子材料,并能和本身具有环境响应性的材料结合,从而实现多重形变。


除了三角形网格,他们通过理论模型的预测设计,还实现了几种更复杂网格结构的结构转化。



可用于飞机涂层和机器人制备等


对于应用,李姝聪说他们非常希望工业界一线科研人员,可根据自身需求来从本次研究中成果中,找到相关解决方案。


邓博磊说,他们提出了一种设想,即改变材料的声学效应,比如屏蔽某一频率段的超声波。


以本次研究中的三角形和六边形为例,假设材料处于三角形时,可以传导某个频段的超声波,但是当其变成六边形,该频段的超声波就不能传播,借助这种特点就可以设计出更多应用,比如让飞机材料实现某个频率段的超声波隐身。


同时相比原子,该结构的尺寸依然很大,所以使用该方法并不会改变微观材料的特性,但却能改变整个宏观材料的属性,也就是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互不影响的、介观尺度上“做文章”,即让建筑构造来决定材料的最终性质。


如果能在介观尺度上改变材料结构,就可以改变它的属性。一般情况下,超材料造出来后的结构很难被改变,而如果有改变其结构的办法,就意味着能改变材料的属性,如此便可拥有可调控的材料。


而之所以要改变材料表面性质,是因为材料的应用场景随时在变化,比如环境湿度就是最大的变量之一。


概括来说,本次提出的方法,在理论上能让材料具备湿度响应性,即在干燥和湿润状态下都能被应用并体现出不同的性质。


假如要制备一个小机器人,使用本方法修饰就可能有潜力同时做水陆两用机器人。在水下环境中,我们需要调控它的力学弹性、水中穿过的摩擦力和黏性等,这时借助本次方法就可以轻松实现。


邓博磊补充称,以铺设在房屋或车辆表面的材料为例,他们设想的是材料在结构变换前后,其亲疏水性和隔热散热能力也可发生改变,这对于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可能会有帮助。


这也是该研究的实用性所在,很多时候人们希望材料的性质,在造出来之后可以像开关一样,“摁一下” 就能改变。


研究听起来很酷,他们的爱好也非常酷。邓博磊非常注重生活和学业的平衡,也是一名运动爱好者,课余爱好健身,喜欢打篮球、骑行、划船、攀岩和爬山等。


几年后,当他们都成为高校老师,“校园学霸CP”也将成为“高校教师CP”,又努力、又爱运动,这样的“人类灵魂工程师”一定大受欢迎。
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